为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屏障,切实守护辖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,10月31日,洪雅县公安局瓦屋山派出所民警走进辖区学校,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内容丰富、生动实用的防“校园欺凌”暨防“电诈”安全公开课。
地处山区的瓦屋山,学校中留守儿童占比相对较高,学生日常住校情况普遍,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尤为重要。而守护未成年人不仅需要硬件保障,更要从心理、法律和安全意识上为他们筑起防线。为此,瓦屋山派出所坚持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,选派优秀民警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,广泛开设防欺凌、防电诈等安全教育课,并同步利用警民联系群、护学岗微信群等载体开展宣传,提升宣传覆盖面。
“同学们,你们知道什么是校园霸凌吗?”民警罗广鑫的开场提问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。课堂上,罗广鑫首先围绕“预防校园霸凌”主题,依据相关法律和权威定义,清晰地阐述了校园霸凌的核心概念。为使讲解更贴近学生实际,罗广鑫结合前期调研了解到的情况,列举了山区校园可能出现的几种常见霸凌类型——肢体霸凌,语言霸凌,社交霸凌以及随着智能手机普及,需要特别警惕的网络霸凌风险。
“那么,如果真的遇到了霸凌,我们该怎么办?”罗广鑫将应对方法归纳为实用几步——对于潜在受害者,首先要保持冷静,避免硬碰硬激化矛盾;其次要坚信“求助是勇敢的表现”,务必及时向老师、家长、保安或民警求助;最后要学会保留证据。对于旁观者,要做到不围观、不起哄、不传播,同时可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巧妙施以援手,并第一时间向校方报告。罗广鑫鼓励孩子们:“拒绝霸凌,不做沉默的受害者,不做冷漠的旁观者,也不做冲动的霸凌者。我们要共同守护校园的温暖与和谐。”
紧接着,罗广鑫将话题转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。结合中小学生群体易接触手机、网络,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,罗广鑫重点讲解了“游戏账号、装备交易诈骗”“冒充同学、老师借钱诈骗”“刷单返利诈骗”等常见骗局。通过真实案例剖析,民警揭露了诈骗分子的常用话术和套路,反复叮嘱孩子们“不轻信、不转账、不透露个人信息”,遇到可疑情况立即告知家长、老师或报警。
整场公开课气氛活跃,民警通过提问、情景模拟等互动方式,极大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。孩子们认真聆听,积极回应,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校园霸凌和电信诈骗的认识,掌握了基本的防范技能。瓦屋山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深化“警校共育”机制,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,与学校、家庭、社会携手,共同为山区孩子的平安、健康、快乐成长保驾护航。
从晨曦微露到暮色四合,从春花烂漫到冬雪皑皑,这支大山里的守护队伍用久久为功的坚持,编织出了山区儿童成长的平安网络。
来源:洪雅公安微博
展开